11月4日下午,长安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创意涌动、笑语盈盈,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面塑体验活动在此圆满举办。本次活动特邀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、著名面塑大师张倍源亲临现场,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兼具知识性与实践性的“指尖艺术”沉浸式体验。文化传媒系党总支书记、副主任王瑜,团委书记王珊,学生工作负责人唐娜,专任教师王晓平及非遗薪传社指导老师焦姣出席活动,与学生代表共同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。
大师开讲:溯源非遗根脉,点燃匠心火种
伴随着热烈掌声,张倍源大师登台开讲。作为曾将陕西面塑带上央视春晚舞台,与张艺谋导演携手合作的非遗名家,他以自身艺术经历为切入点,生动诠释了传统面塑如何突破“民间手艺”的局限,成为走向世界的“活态文化符号”。详实的案例、鲜活的故事,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面塑的历史渊源,更点燃了大家对传统技艺的探索热情与匠心追求。

巧手体验:指尖流转创意,面团绽放新生
互动体验环节是整场活动的高潮。在张倍源大师的指导下,同学们跃跃欲试地拿起彩色面团,从“捏、搓、揉、挑”等基础技法学起,一步步开启创作之旅。大师穿梭在同学们之间,针对细节难点耐心示范——如何捏出熊猫的憨态,如何融入现代元素让作品更具新意。不多时,一个个形态鲜活的熊猫相继诞生。



深度对话:聆听坚守故事,启迪传承新思
体验环节期间,张倍源大师移步演播室,围绕“非遗传承与创新”展开深度访谈。他深情分享了自己与面塑的“半生情缘”——从幼时受家庭熏陶爱上这门手艺,到成年后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创作,再到尝试将现代设计、流行文化融入传统面塑的探索历程。
“面塑不只是捏个样子,更是承载文化记忆的载体。”大师特别强调,“年轻人传承非遗,既要守住‘传统的根’,更要打开‘创新的门’,让老手艺能跟上时代、走进生活。”这番真挚分享,让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技艺,更深刻理解了非遗传承者背后的责任与使命。

成果分享:定格创作喜悦,寄语青春传承
访谈结束后,张倍源大师重返活动现场,与师生共同开展“作品赏析会”。学生代表们踊跃上台,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——有的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,有的结合校园生活创新设计,真挚的表达赢得阵阵掌声。大师逐一点评作品,既高度肯定同学们的想象力与学习能力,也从专业角度提出改进建议,现场氛围温暖而热烈。


活动最后,全体师生与张倍源大师合影留念,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。本次“非遗大师进校园”活动,不仅为学子们搭建了近距离接触非遗的平台,更在青年心中播下了“热爱传统、传承文化”的种子。相信这份源自指尖的技艺与感动,将激励更多学子成为非遗文化的“年轻传承人”,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发展注入青春力量。
